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

更新时间:2024-04-19 教案设计

摘要:古人云:“水珠集聚成大海,经历积累成学问”,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,于漪老师创造了语文教坛的奇迹,这取决于她良好的素质修养和经过长期坚持,勤学苦练的本领,以及爱心的奉献和情感的驱动。

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

关键词:素质修养 知识面 激发兴趣

素质修养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或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素养。一个人具有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素质,并不完全依赖于天赋,而主要是靠后天修养而成。于漪老师的课,从校内讲到校外,从上海讲到全国,她的课对于年轻一代的语文教师而言,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。众所周知, 于漪老师是一位在语文教学上独具魅力的教师,除了她拥有当好教师的某些天赋之外,更主要的还是她热爱教育事业,努力耕耘,潜心研究。她是改行教语文的,一直以“出口成章、下笔成文”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。而她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,发现自己在视野、知识点、课堂实际操作等存在明显的缺陷。由此, 于漪老师作了连续不断的努力,她拼命吸取知识,打好业务底子。她用数倍的功夫,从系统学习语法、汉语拼音、修辞入手,到文、史、哲广为涉猎;以中外文学史为经线,选读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有影响的作品,力求早日摆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,告别孤陋寡闻,迈向知之较多较广较深的目标。“天天明灯伴着过午夜”不仅如此,她还要求自己对重要理论要反复学,进扣一点深入学,拓扩视野广泛学。她把平时学习所得写成了笔记,并完成了《学海探珠》 一书。

于老师潜心研究教材,取得使用教材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主动权。查检资料,独立分析,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,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,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、研究、把文章的脉络,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,作者的思路等,弄得一清如水,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。钻研一篇教材要花10、20甚至30个小时,没有什么可供抄袭的现场的教学参考书,这就促使自己非认真读书非刻苦钻研不可。三篇、五篇、八篇、十篇、上百篇独立钻研,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。

教鲁迅先生的药 时,为了一个“着”字的读音,她查遍了所能找到的资料,最后查阅了英译本,读准了音才算放心。

以死求活,形成规范。开始教语文时,于漪老师教学用语不规范,为了提高教学用语的质量,她硬是把课堂上要说的话写成详细的教案,然后修改,用规范的书面语去改造不规范的口头用语,然后在背出来,口语化。

详写教后心得。对刚刚结束的课评头品足,找缺点找不足,激励自己不断改进。

四十年的废寝忘食,孜孜以求,于漪老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衷。

于漪老师的课堂始终向外人开放,堂堂都是”示范课”“公开课”于老师的教案选早已成为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的案头书,教学录像成为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的观摩范例;她的学生百分之百考上大学,只要听过她上课,或者读过她的教学专著,都会从心里发出赞叹,语文课怎么会如此的有声有色,多彩多姿呢?

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只能的闪现和心理的机智。一位教师有了一定的学识水平,加上智能高,心理情绪好,就有可能把教学推向完美的艺术境界.。那么,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职能呢?

(一) 爱的力量,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强烈的责任感,自豪感、光荣感以及一颗真挚的爱人之心,“才能具有如诗的深情”,“无限的热爱”“无私的奉献”.。她的课以教人为宗旨,总是以极大的爱心,赏识学生、鼓励学生,指导他们成长。她每一堂课的导语,每一篇课文的诵读,每一次提问,每一段将评的文字,都能够背下来,说出来娓娓动听。

在于漪老师的课堂上总是洋溢着激情盎然的热烈气氛,荡漾着浓浓的师爱,这并非兴之所至。那么源头在哪里呢?用于老师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要一个心眼为学生,为每一个学生着想,教好每一个学生,这是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。而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。学生世界色彩斑斓,一个人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,各不相同,有的开放,有的内向,有的爽朗,有的含蓄,有的聪慧,有的内秀,进入他们的世界,和他们交朋友。育人是老老实实的事,教学生学语文是用中华优秀文化哺育他们成龙,提高他们语文总体素质,来不得半点的虚空和马虎。

于漪老师言:生命的闪光无过于站在课堂上,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睛,我深切感受到我是因他们而存在,是因他们的成龙生命才有意义,才有价值。

语文教师,首先应该用自己富有语文精神的灵魂去影响学生。语文精神的实质是“爱”。“有了爱,就有了一切” 于漪老师就是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,爱别人,爱一切生命,懂得生命的可贵,生存的价值。于是,她的课堂抛开了审问与灌输,往往与学生进行一种和谐平等地对话,让其在对话中感知社会与人生,提升了学生们的精神与情感。在课堂上放弃解剖与拆析。进入文本,与学生一起感受汉语言的无穷魅力,并沿着“感受—领悟—积累—运用”的学习规律,正确自如地运用汉语言表达思想,交流情感。只有在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,一切教学技巧都会显得随心所欲,又都会显得轻松自如。

法国诗人荷尔德曾说:“人,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,” 于漪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上的诗意教师,所以她的学生都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。

(二) 学习的动机

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,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因素,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。如果学生不愿学、甚至厌学,那就无法教学生“学会”,也更谈不上“学会”了。于漪老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,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。就语文教学而言,读与写的心理因素很复杂,它的效果往往与外界良好的环境,引人探究的问题,幽默有趣的语言,民主可亲的的学习气氛紧密相关,教师要尽力顺应学生的心理机能,把握心理流向,创设最有利于须为生思维的环境。而于老师就是一位极善于组织教学,善于创设教学环境的高手。

于漪老师总是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,对学生们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,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。很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,尊重学生,爱护学生,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,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刨根究底的欲望,实施进行激励,引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,进行目标激励,或者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予以表扬,进行前景激励,努力使学生把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第一需要,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,愿学、乐学、爱学,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。

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,取决于教师的影响力,于漪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最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老师。因此,经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人学不好知识的,也不足为奇了。

查看更多
【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】相关文章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,方便收藏打印
不够精彩?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
掌乐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,来源链接: https://m.zle.com/yuwen_349982/
教案设计推荐
热门教案设计推荐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